內容提要【廣東文化】熱度:102
廣東的傳統文化如下所示:
1、打標 |
2、滅蟲 |
3、浸種儀式 |
4、排瑤的開耕節 |
5、東莞的開耕禮 |
6、同行一條街 |
7、潮州竹木行 |
8、祭灶、掃塵、吃灶糖 |
9、春聯、窗花、門神 |
1、廣東的生產民俗 : 打標 .
2、廣東的生產民俗: 滅蟲 .
3、廣東的生產民俗: 浸種儀式.
4、廣東的生產民俗: 排瑤的開耕節 .
5、廣東的生產民俗: 東莞的開耕禮 .
6、廣東的生產民俗: 同行一條街.
7、廣東的生產民俗: 潮州竹木行.
8、春節習俗:祭灶、掃塵、吃灶糖.
9、傳統春節必備老三樣:春聯、窗花、門神.
潮汕特色民俗文化有哪些?
1、潮語講古
潮語“講古”,是以潮汕方言講故事,形式與北方評書基本相同,是一種群眾性的文娛活動,既有群眾自發聚集在一起講的,也有專門請講古為業的民間藝人講。潮汕以前沒有像北方一樣的專門說書場,故講古藝人便利用宮廟、公園、廣場等人多的公共場所開講。解放前,汕頭的福合埕、潮州的開元寺、揭陽的城隍廟等地都設有講古攤,亦日亦夜開講。
2、潮汕工藝
潮汕木雕是工藝美術的佼佼者,說來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辭?!分?,要查出“木雕”一詞,必須貫以“潮”字方可查到。“潮汕木雕”成為專有名詞,可見其藝術性、專訪性之強,影響面之廣。潮汕木雕在唐宋時已初具規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潮汕木雕形成了鮮明的風格。
3、潮汕建筑
潮汕民居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稱“下山虎”和“四點金”。規模較小的城鎮平民居屋有布局狹長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點金為基礎橫向或縱向擴大規模,稱“三廳串”、“八廳相向”、“駟馬拖車”、“百鳥朝凰”,其外部輪廓則保留十分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大規模的集居式住宅稱為“寨”,這是清代潮汕地區鄉村居民軍事化的產物。從平面上可分為方案和樓寨,從外圍方式上可分為圍墻和圍樓。
4、潮汕人文
潮汕善堂是最具潮汕人文色彩的代表,它是一種帶有民間信仰性質的慈善機構。在這種善堂文化的熏陶下,潮人多樂于做慈善事業。
5、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著很多中原傳統文化,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為榮的地方。除了傳統的節日外,他們還保留著盂蘭節,中秋燒塔,新年燒龍等等中原已消失的習俗。另外較有特色的還有“人節”食七樣羹,澄海賽大豬,隴尾搶石榴和鹽灶拖神。潮普各村的“營老爺”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