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有601年歷史的了。
1406起建,1420建成,到2021年存在了601年。
為什么要建故宮意義是什么50字?
故宮最為人們矚目的皇家建筑,也是文化整體里的一部分。故宮的建筑群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閑、娛樂等各種功用,它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最高藝術成就和營造水平,甚至可以說是古代東方建筑的典范之作。一條中軸線、金色的琉璃瓦、朱紅的高墻,故宮的一磚一瓦都將皇權、禮制的語言鑄造在其中。故宮的建筑是以凝固的形態,留住了歷史的精神氣質。
這正是建筑文化的深意所在。故宮是皇宮改建的博物院,這就意味著它還有一個其他博物館不可能擁有的特點――故宮藏品中有許多是和當時的歷史環境不曾分離的。這也是建筑與藏品形成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整體”。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筑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
建筑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紀念碑,偉大的建筑往往成為一個城市、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的象征物。
故宮就是這樣的象征物,故宮不只是宏偉的古建筑,還包括珍藏其間的文物精品,它們聯結在一起,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與中華文明成就的一個標志。
故宮哪些建筑體現了儒家理念?
故宮600歲生日就要到了,作為一個古典文化的愛好者,借此文章獻給故宮600歲華誕;對于故宮肯定有千人千面的觀點,歷史學家從故宮中看到是厚重的歷史,文學家從故宮中領略到是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文物學家則看到的是價值連城的寶物……;而我看到卻是中國古代樸素哲學思想的精華。
故宮相對于其它世界四大名宮來說,更像一個含蓄的國人,看似低調、內斂,但是每一處都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故宮給人第一印象就是黃色琉璃瓦,青白石底座,紅色圍墻,藍色護城河,是一個宮中有宮的獨立生態體系和生活空間。 故宮在整體、布局、空間、色彩上巧妙地對比手法既襯托出皇權尊嚴,又達到景觀和諧統一;例如天安門下小屋對其有烘云托月的作用,低矮連續的回廊襯托出太和殿的高大,金黃色琉璃瓦與青綠色檐飾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更加金碧輝煌,繁瑣的雕梁畫棟與單色紅墻色調形成一種繁簡對比,簡單而不簡約,方型的門與弧形的金水橋將中國古代外方內圓為人處世哲理體現的淋漓盡致。
要想深度了解故宮,必須了解堪輿風水學,很多人一想到堪輿、想到風水,第一印象就是迷信;筆者不否認風水學有相當一部分是迷信的學說,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科學學說;因為古代是沒有建筑這門科學的,將那些人工巧匠都歸納到堪輿風水系統內;所以說堪輿風水學說包含了古代千年建筑、設計、勘探等經驗智慧的總結。
故宮是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知識,堪輿風水學同樣是一部鴻篇巨制,不是幾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筆者將堪輿學中具有科學性部分,深入淺出地歸納了一下,如有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我們來了解一下堪輿學,堪輿學與現代建筑科學簡直是一脈相承,這些原則在現代科學體系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解讀,其中包括整體系統原則(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因地制宜原則(回歸自然返璞歸真)、依山傍水原則(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觀形查勢原則(勘察山形地勢)、水質分析原則(優化水環境)、坐北朝南原則(最大限度采光避風)、改造風水原則(優化生態環境)等等。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那么故宮在設計、建設、布局過程中都有體現了哪些思想呢?故宮是皇家建筑,其最突出的當然是“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思想,我們從故宮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故宮之前的名字叫紫禁城,按照易經中星宿排列,青龍代表東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位居中央的就是北極星,又稱紫微垣;皇帝是九五之尊,龍的化身,當然理應居住在天下的中心,在天空對應著也是中央位置,相當于天上的“紫宮”,所以皇帝居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 中軸線的設計更是彰顯皇權至上的原則,貫穿北京全城的中軸線以及左右對稱的布局是中和思想的體現,皇帝理政的三大殿及后三宮都坐落在中軸線上,古人將乾看作陽,也代表天,陽也是君主和皇帝的象征,皇帝剛健中正,離不開陰六爻的發揮,故將皇帝后院設立為六宮,東西六宮也代表天上十二星辰,寓意皇帝愿意以中和治理國家,以求天下太平,長治久安。
太和門前環繞的金水河,外形就像古代弓箭的弓一樣,箭就是中軸線,這表示這皇帝受命于天,君權神受等思想,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國家的,紫禁城的建筑群與天上日月星辰相對稱,拱衛皇帝的紫薇中宮,充分顯示出皇帝受命于天,天人合一等思想。 此外,紫禁城建筑中還處處體現神人以和的思想,君主是身的象征,神通過人來治理國家,協調神與人的關系至關重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和,乾清宮代表天,坤寧宮代表地,那么交泰殿就是天地,神人溝通協調的地方;這三個宮殿敲門地將天地人事鑄成一體,上感天,下應地,中位于人,神人以和,才能保證長治久安。
道家哲學思想,故宮的布局理念至今聽起來仍然很有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包含著古代最樸素哲學理論,其規劃布局及內部設計都遵從了古代五行學說,這也是我國古代最素樸的宇宙觀和世界觀。古人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可分為陰陽,指的是男為陽、女為陰,前為陽、后為陰,單數為陽、偶數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水南為陰,故宮在整體布局上講究陰陽調和,左右對稱。 故宮宮殿名字取自于《易經》,故宮的后門為玄武門,為了避諱康熙的“玄”字,后改為神武門,金水河成弧線形橫貫東西,在古代環境理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種立下模式,按照其五行相生的理論,起名為金水河,意為金生水,這也是五行學說在紫禁城中利用具體體現。
儒家哲學說運用,故宮在建造時遵循了許多儒家哲學說,前朝(宮殿)、后市(市場)、左祖(太廟)、右社(社稷壇),儒家學說突出的是“中”“和”字,這受《中庸》影響的;從故宮宮殿的名字就可以直觀地看出,故宮中不少建筑取名,也多使用“和”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做事情要不偏不倚,才能恰到好處,統治者認為君惠臣忠,才能國泰民安,其統治才能繁榮昌盛,江山永固。
建筑是人類文化、文明、藝術、思想的結晶,世界上許多古代文明都凝聚在建筑上,我國故宮也不例外,故宮無論在建設布局、建筑設計、都體現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神人以和等封建文化思想。透過故宮看到的不僅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恢弘壯麗的建筑,更能體驗出中國數千年來文化思想豐厚的底蘊,故宮就是一部歷史的見證者,一個文化寶庫,一個民族傳承有序的見證者。